近日,剛從我院耳鼻咽喉科出院的潘某某回想大年初一的那頓晚飯,他依然心有余悸。1月25日晚,潘某某進食過程中,不慎吞咽一塊未經咀嚼的牛排。頓時感覺喉嚨內好像卡住了東西,吐也吐不出來,咽也咽不下去,異常難受,自行強行飲水企圖將肉塊咽下胃中,不料出現胸骨后痛、心悶,不能咽下唾液。由于路途遙遠,在家流了一夜“口水”后次日到我院就診,經檢查考慮為食管中段異物。由于異物巨大且已煮爛,不能一次性取出,經我院耳鼻咽喉科醫生數十次鉗取,終于完全取出食管內異物。

食管異物主要是老人和小孩較多發,小孩天性頑皮好動,喜歡把硬幣、糖果或其他小物品放入口中,哭鬧或嬉戲時,偶有不慎即吞入食管;老年人則是牙齒脫落、感覺遲鈍,當飲食過急或進食時精神不集中,容易將棗核、魚刺、肉骨等吞入食管,或義齒過松,食物黏性過大或口腔黏膜感覺減退,使義齒脫落,隨食物進入食管。如果入院及時,大多能順利取出,化解危險。若停留時間較長,穿透食管壁導致感染,嚴重的可能導致死亡。另外一種嚴重的并發癥是異物刺穿大動脈壁,導致嚴重的出血死亡,這種情況常常是比較尖銳的異物,比如棗核、骨片、魚刺、帶鉤的假牙等。

日常生活中,如何避免食管卡異物的情況發生呢?
進食切忌匆忙,要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;老年人的義齒要嚴防脫落,要注意在睡眠前主動取下義齒,義齒松動者應及時修復;教育兒童不要將各類物體放入口中玩耍。另外,老年人由于牙齒脫落、幼兒由于牙齒發育不全,口腔感覺都比較遲鈍,常常會將食物中的硬物咽下,所以進食諸如含棗核類的食物時,一定要注意,防止意外發生。如果不慎發生異物卡入食管,切忌自行吞咽食物試圖迫使異物入胃,這樣容易加重食管黏膜的損傷,引起嚴重的并發癥。如懷疑食管卡入異物后,千萬不能在家等待異物自行入胃,這樣會使異物長期存留,繼發感染,導致食管穿孔,危及生命,患者應當迅速就醫,避免危險發生。(周成攝影報道)
咨詢電話:0778-3213934(耳鼻咽喉科)